第294期:《河南科技大学报》

“网络打赏”的利与弊

□ 管理学院 营销171班 柴红玉


   期次:第294期      查看:414   





  随着互联网络技术的发展,直播的概念有了新的拓展和发展,现在更多的人关注网络直播,特别是网络视频直播更受关注。其“井喷式”的发展,使“网络直播”已经渗透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粉丝们为喜欢的主播一掷千金的现象也已屡见不鲜。网络打赏给我们带来了一定的便利,例如知识平台上的打赏,有利于促使更多的人分享知识并提高知识分享的质量。然而与此同时,却也出现了各种各样的问题。
大数据统计,一年的时间中,花椒主播总收礼数已经超过50亿元。从打赏的金额来看,去年北京“土豪”贡献超过5亿元。土豪职业也不尽相同,大数据报告显示,自由职业、公司职员、产业/服务工人、公司高管名列前四。
前段时间,一则“女子攒钱13万 被丈夫半年花光 全打赏了女主播”的新闻就刷爆了朋友圈:家住杭州富阳的楼女士,发现自己支付宝和银行卡里共13万的积蓄不翼而飞。报警后,警察却意外发现是丈夫倪某偷偷转走了妻子所有的钱,购买了大量的礼物打赏了直播平台的女主播。楼女士向民警哭诉,家里的经济条件并不好,这些钱都是自己辛辛苦苦攒下来的,原本打算用这笔钱来抚养孩子。在网络上,和倪某一样,不惜重金打赏主播,几近疯狂的网友并不在少数。此前有媒体报道,福建省一名12岁男孩小林,为了讨自己喜欢的主播开心,偷偷拿母亲手机充值、购买昂贵的虚拟礼物送给女主播,一个月花了近3万元;江苏淮安一位90后女会计,利用职务之便,取走单位钱款270万来“打赏”男主播,最终将自己送进了牢房;向校园贷款平台借了十几万的出身贫寒的大学生把自己伪装为富二代,打赏钱财给女主播,甚至每天给女主播订餐、订燕窝,而他的父母则在家里拿着450元的低保;云南90后父亲4万元卖4岁亲生女儿,1周挥霍3万打赏女主播,最终这场闹剧以“狠心爹”获刑五年为结局。
据人民网舆情监测室统计,自2017年1月以来,与未成年人打赏直播相关的新闻报道有390篇;与为打赏直播而进行盗窃相关的新闻报道有7680篇;与通过借贷手段打赏主播相关的新闻报道有1743篇;与为打赏主播而进行诈骗行为相关的新闻报道有11252篇。
那么“网络直播”的打赏缘何如此疯狂?一方面,在“网络直播”建构的虚拟世界里,主播卖力演出,由此看来,粉丝打赏主播似乎也无可厚非,粉丝也能得到一定的“存在感”和“满足感”。但是通过炫耀性消费,透支性消费来表达对主播的喜爱,本身就有很大的问题,与其说是消费的不理智,不如说是价值观的歪曲;另一方面,重金“打赏”这种疯狂的网络消费背后,也存在着大量人为设置的陷阱。一位曾花费数万元打赏直播的网友透露,刺激她给主播送礼物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网络骂战。很多直播直播平台都设置了“排行榜”,更新榜单的时候,不同主播的粉丝会互相攻击、互相攀比,而在这看似单纯的网络骂战背后,很可能是主播和他的团队为了圈钱而精心设计好的骗局。而这种现象也正说明了网络舆论监督和网络管理的缺位。
专家表示,网络直播平台与网络游戏也有一定的成瘾机制,再加上在直播平台充值的过程中,并没有进行身份核实和实名认证等步骤,用户只需绑定移动支付方式即可,更加助长了打赏的疯狂性。因此,要想遏制这股不良之风,就应当从源头下手,为直播打赏设立门槛。
在网红经济、共享经济的席卷之下,网络直播无疑已经成为互联网经济的“当家花旦”。然而由疯狂打赏而引发的一系列问题也当引起我们的关注和深思。各类直播平台要进行有效的自我监督和积极接受外部监督,针对“直播打赏”的相关法律法规也应尽快出台并落实。适当看直播而不沉迷,闲暇时分,不妨多读读书,做更多有意义的现实活动,才是一种健康的生活方式。只有在各方面都加以努力,做到多管齐下,方可营造更好的网络空间。